2020年10月2日 星期五

在美國讀PhD到底要花多少錢?

對於許多嚮往國外留學生活的人而言,費用往往是一個令人卻步的未知因素。網路上盡是關於高昂學費與生活費的資訊,但究竟要多少錢才足夠呢?這篇文章將總結我從2017年8月赴美開始讀博士班(PhD)之後的各種花費以及收入,以供有心前往美國生活的人們一個較近期的參考。


前言

    我將從(1)主要收支結構介紹起,接著逐一(2)說明各個項目,然後再列出我個人的(3)真實收支以供參考,最後列出出國唸PhD與直接去臺積電工作的(4)機會成本做為比對。文中提到的所有數字都是個人親身經驗,因此除了會有時間差造成的通膨以外,也需要考慮各種因素例如生活地區、研究領域、學校以及生活習慣差異。這部分請大家在比較時也一併加入考量,不要直接將我個人的經驗放寬解釋到整個美國。直接聯絡當地的同學能得到更即時、更準確的數據。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main quad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main quad


1. 主要收支結構

  • 收入

    • 獎學金
    • 助學金
    • 自備款 (存款、家裡贊助、學貸)
    • 當地打工、暑期實習
    • 投資

  • 支出

    • 學費與學雜費
    • 住宿、水電、通訊
    • 食物
    • 交通、養車
    • 娛樂、旅遊
    • 生活用品與雜支
    可以看出,不管在哪裡生活的開銷項目其實都差不多,每個項目的數字會隨著地區與生活習慣而有所改變。但是並不會因為你在美國生活,就必須要多繳什麼奇怪的外國人費,甚至在稅務上外國人身分有時是有好處的,因為外國人不受社會福利保障,因此不用繳那些費用。

但是在收入上就很明顯可以看出差異,因為留學生的本分還是學習,因此相比出社會工作的人,留學生的主動收入幾乎都靠獎學金與助學金

在進入細項數字之前,我總結了一些重點,以幫助大家在被數字弄亂前先建立一些基本認識。

  1. 留學最大筆的可能花費是學費(Tuition),也因此最大宗的收入就是學費減免(Tuition deduction)
  2. 日常生活基本上就是獎助學金 vs. 生活費。超過就能儲蓄,不足就得倒貼
  3. 獎助學金在就學期間變動不大,生活費取決於居住地與生活水平
  4. 生活費首重房租水電,再來即飲食
UIUC south quad, McFarland memorial bell tower

2. 項目說明

    2.1 學費、學雜費、與獎助學金

    你可能會感到疑惑,為什麼我要把這幾樣東西合併在一起說明?原因是美國理工PhD的錄取,通常都是包含學費減免(tuition deduction)與額外助學金(assistantship)的。也就是當你申請某個PhD program並獲得錄取(admission)時,系所會免掉你的學費,並且以助學金的名義每個月給你一筆錢,也就是你的津貼stipend。這筆錢一般而言會因地制宜,以中西部來說每個月$2000左右,東西岸的重要城市可能會到$3000。但考慮生活水平的話,中西部你可以存點錢,東西岸的重要城市你可能還需要倒貼。以我個人MatSE program為例,2017 Fall實際package稅前$2124,2018 Fall考過資格考加薪至$2540,2019 Fall因應通膨加薪至$2592。2020 Fall考過Prelim加薪至$2702,都是給12個月。不同科系因為經費不同,會有所差異。但UIUC MatSE算是經費很充足,給的stipend搭配這邊的生活費,在全美非常有競爭力。


2017 Fall admission letter. 


    美國的高等教育學費昂貴是出了名的,一般來說分成公立跟私立兩個級別。私立名校像是Harvard, Stanford, Cornell等每年學費都要$50K以上,而UIUC因為是公立則相對便宜,一年只要$35K,如果你是州民的話更是直接對半$18K。也因此出國留學,選擇博士班PhD或碩士班Master在花費上會有巨大差異,因為Master並不會有免學費的優惠,一般來說也不會額外提供助學金,你必須要自己去申請。

但儘管PhD的學費被免除了,學雜費(fee)並沒有被完全免除,只要該學期有註冊就要繳。以UIUC的學期制(Fall, Spring, Summer)為例,Fall跟Spring的總雜費約$1100,Summer比較短所以只要$350,而且是Optional,但一般來說都會因為稅務還有學生福利(健保、體育館等)的因素而維持註冊。也因此一年的學雜費大概要$1450。

UIUC體育館ARC,在這邊每個禮拜都打免費的室內場跟皮球

在此我將獎學金與助學金分開來討論,主要是因為性質、數量、申請方法都有所差異,在報稅上也不太一樣。常見的financial aid有Scholarship, Fellowship, Assistantship,因為很容易搞混所以常被混用。絕大多數的PhD student每個月從系上收到的stipend都是屬於Assistantship,你的津貼來自於你的勞動付出,例如Research assistant (RA) 或Teaching assistant (TA)。講白話點就是你工作,所以有薪資。RA的經費來自你指導教授的研究計畫,但數字則通常是由系上決定。而TA則是系上開出來的缺,根據開課情況會有名額限制,但幾乎可說是系上人人有獎。然而Scholarship與Fellowship則是用於贊助你的學業或研究成果,前者常見於例如清貧獎學金,後者則更接近肯定你的學術成就所頒發的獎金。它們都更稀少,也必須主動去申請。

以Graduate school而言,Fellowship的獎金優渥而且申請到Fellowship是可以替履歷加分的。另一個優勢在於Fellowship一般而言不用繳納所得稅,這是很大的優點。只可惜美國大部分的Fellowship都需要公民身分,因此如果你不是under-represented minority,能夠申請的Fellowship會非常少。

最後談一下從臺灣當地申請的獎學金,最有名的應屬「教育部留學獎學金」、「百大獎學金」等。我自己並沒有研究或申請,除了沒時間研究以外,也是想試試自己的能力,希望能讓美國納稅人來贊助我,把臺灣的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UIUC這邊每年都有臺灣人拿留學獎學金過來,因此如果有人對申請細節或是相關細項有興趣,可以告訴我,我再轉告這些人請他們趕快分享資訊😎 臺灣內部的獎學金除了不需要繳納美國的所得稅以外,據傳也能因為自帶funding的緣故而增加你錄取的機率,或是在research group內比較自由。

    2.2 自備款、打工、投資

    我在出國前有將存款換成美金,另外也申請了臺北市的青年留學生貸款。這些錢其實就只是以備萬一,也很幸運地後來完全沒有用到。不然如果在美國生場病住個院可能就要傾家蕩產了。原本有打算要買車,但後來遲遲沒時間研究加上也沒太大誘因就一直拖著,不知不覺就進入第四年了......

有些人會在當地打工,但是根據簽證類別的不同,對於能從事的工作與時數會有諸多限制,比較多數是在學校相關單位做些簡單的文書或是研究相關工作,目的也不是為了貼補家用,而是有當地收入可以方便申請SSN社會安全碼。另外如果有機會(指導教授允許)暑期實習的話,會是不小的一筆收入。在此出賣一位讀CS PhD的好友,他暑假每個月實習收入約$8K,但實習三個月的可觀收入當然也讓他的所得稅率直接往上跳一級啦。

另外投資也能成為一種收入來源。美國股票市場是全世界市值最高的股票市場,大部分耳熟能詳的跨國公司也幾乎都有在美國證交所上市。我從今年2月開始投入美股,相關心得與績效之後再來分享。但除非你投入的資金很大或是從事高槓桿交易,否則投資收入跟獎助學金比起來應該還是少數。而且投資收入是有額外的資本利得、股利稅要繳交的。

    2.3 住宿、水電、通訊

    若是扣掉被抵免的學費,住宿絕對是剩下所有開銷裡最大的。但UIUC因為地處美國中西部IL的鄉村,土地並不是什麼稀缺資源,相較東西岸城市每個月動輒上千至數千,住宿費可以說是便宜得嚇人。這邊的學生一般選擇租apartment或是house,價位帶從每個月$300-1200/person都有,主要取決於地段以及房子新舊、裝潢品質,越靠近校園中心就會越貴。例如工學院正好在校園邊陲,所以即使我的住宿處離實驗室走路只需6分鐘,依然可以享受off-campus的便宜房價。

水電花費雖然是生活固定成本,但是美國的水電花費並不貴。花費主要取決於你有沒有與人合租、房屋的保溫性能、家電效率等等。水電的計價很大一部分是服務費,是以戶為單位,因此如果你與多人合租的話這個固定成本就可以相對降低。另外房子如果保溫效果良好或是電器較有效率,那麼冷暖器的使用頻率也會低得多。在美國有些地方依然是燒天然氣去取暖的,即使天然氣本身不貴,但是每半年叫人來替你補天然氣的錢就可能遠超過電費。我與一室友合住,兩個人每個月的總水電費約$50-90,視季節而定。

我住的apartment附帶的廚房,隔板後是洗衣機與烘衣機


通訊成本一般來說就是手機門號、網路服務費用,根據使用的方案不同每個月$30-50不等,當然也有家庭方案或是預付卡等等。有些房東也會直接提供WIFI,加上學校建築物內都會有WIFI可以使用,因此手機門號所附的4G網路其實不那麼必要,除非你很常出外旅行,否則我AT&T family plan的2GB流量從來沒有用完過。需注意的是不同電信商,在每個地方的收訊強度不一,最好打聽當地人用的電信服務商。

    2.4 食物

    飲食的支出是除了住宿以外的第二大開銷。美國的農產品本身很便宜,帶骨帶內臟的肉類更便宜。因為人工很貴,所以外食比起自煮總是貴得多。即使UIUC位於鄉村,因為本身是大學城的緣故,外食並沒有比城市便宜多少。隨便路上一間學餐等級的泰式、韓式料理就要$12-15左右,同等級的食物,在臺北只要半價到1/3的價錢。在臺灣NT$500可以吃個店員幫你烤的燒肉吃到飽,在這裡要$30以上還沒算上小費(15%)跟稅(11%)。順道一提,這裡一杯中杯手搖飲要$5以上。假設你天天外食,一天拮据一點算$25,一個月就要$750。

墨西哥菜Enchiladas,這一餐$12

    如果可以自己煮的話,那麼伙食費會下降非常多。因此非常多留學生都是出國了之後才開始煮菜的,我也不例外。關於廚藝進化史與間歇性斷食心得可以再另開一篇專題分享,我大部分是自己煮,一個禮拜吃個一兩次外食。食材當然也有等級之分,我並不追求高級食材,食材費大概一個月$200-300間。加上外食,一個月約$350

一周兩次的牛排日,這一餐$6

大部分日子都是雞肉日,這一餐$4

    2.5 稅

    稅是常被忽略的隱性開銷,不管是一年一度的報稅或是日常生活中的消費稅,都可以輕易動輒10%。關於赴美留學生報稅的一些常識以及實務心得與操作細節,我會在之後的系列文內分享。但最基本的兩個概念是(1)你的在美收入會被聯邦與州政府抽取所得稅,採累進稅率制,一般PhD學生不計其他收入的話,IL州稅與聯邦稅合計約15%。(2)你的消費會依品項與州別抽取消費稅,在Champaign是9%,而有些州不收消費稅 (購物聖地)。

所得稅一般會以預扣的方式在你每月支薪日被withhold預先扣除,因此正確的稅金要等到隔一年由納稅人自己統計完後,跟美國國稅局告知正確的稅額,如有溢繳則IRS會退給你,如有不足則需要補繳。以我2017 Fall合約Stipend每月$2124為例,我每個月實拿$1739,等於被預扣了18%,但是當年度我僅工作4個月,總收入落在最低稅級,實際僅需繳8%的稅,因此IRS在我報稅完後退了$700多塊回來。

    2.6 交通、養車、娛樂、旅遊

    交通方面端視個人需求。根據你住的地方與學校的遠近與否,每日通勤的選擇可能有公車,或是在城市裡會有地鐵等。當然如果你住的地方沒有公車經過,那麼開車上下學就是你唯一的選擇。UIUC這邊即使你住off-campus,持學生證一樣可以免費搭乘這裡的公車,否則每次搭乘都是$1。在IL養車是非常普遍的事情,畢竟你可能不會想在攝氏零下15度的日子裡走超過5分鐘。

2020 Feb. 的積雪

    很多人說在美國的鄉下,沒有車就像是沒有腳。這句話基本成立,但在共乘或租車服務普及的當下,養車的必然性也受到不少考驗。除了車子購入的成本以外,養車所必須繳納的稅、規費、保險費、油錢、維修費等全部都是固定支出。單純從錢的角度去考慮的話,買車不會是划算的投資,因此建議有意願買車的人還是從生活必要性去思考。

    如果是在COVID-19之前,旅遊可能會是筆不小的開銷,至少我幾乎每年都飛回臺灣一次,也會趁冬天去滑個雪或是跨州旅行等等。但自從疫情爆發後,需要搭飛機的行程幾乎完全不在我的考慮之內,連跟朋友開車跨州都頻率大減,回美三個月來只離開過Urbana-Champaign一次,還是當日來回。不知該說幸或不幸,現在娛樂旅遊開銷幾乎直接歸零。

    在鄉下的娛樂不比城市豐富多樣,這裡電影院只有兩間,KTV也是只有兩間,路上沒什麼shopping的選擇。喜歡運動的話可以偶爾去划船、Kayaking或是射擊體驗,但大家最常做的娛樂活動是House party,或是去Bar喝酒,不然就是開車去城市裡面玩耍。但疫情當頭,PhD students一旦忙起來,有些人的每周highlight就是去超市買菜。

2019 Nov. 跟朋友去WI的Alpine Valley滑雪




3. 真實收支披露

    我從高中開始領零用錢後就同時開始計帳,而且是流水帳,一筆一筆地計。但光是把收支記錄下來並沒有任何效果,真正意義上的理財,仍是今年二月才開始。這一點從一個數字就可以看出端倪,來美兩年半,我的淨值只增加$2000左右。也就是從我2017年八月踏上美國到2020年二月的這30個月中,我的所有銀行戶頭資產加起來只增加了$2000,這甚至只相當於我一個月的stipend......

最大的原因,其實也就是兩個簡單的念頭「都出國了,不體驗一下XXX豈不是很可惜嗎?」、「都一個人在外打拼了,不要太虧待自己」。因此前面這30個月,算上房租($540)、水電($35)、通訊($35)、學雜費($120)這些固定支出,只要有外食的機會我從不拒絕,每個月伙食費花到接近$500,加上旅遊、滑雪、購物等一次性消費如下:
  • 筆電2台: $4000 (ASUS i7 Ultrabook,故障後帶回臺灣修,來不及帶走就孝敬長輩了)
  • Martin吉他: $1700
  • 2017 Nov. 去中國旅遊: $1150
  • 2017 Dec. Colorado滑雪: $1230
  • 2018 Jan. Garmin FR935: $500
  • 2018 Aug. 回臺灣: $1050
  • 2019 Feb. 去夏威夷旅遊: $5000
  • 2019 Mar. Nov. Wisconsin滑雪: $500
  • 2019 購物(Pixel 3a、Patagonia): $1150
  • 2019 Dec. 回臺灣+購買登山裝備: $2000
  • 2020 Mar. 回臺灣: $1000
總結來說,30個月總收入約$58K,一次性支出大概有$20K,固定支出+伙食則有$36K。這些支出絕大多數取決於我的生活方式,我對外食沒太大抵抗力,在旅行相關的支出也居高不下,光跨洋長途就飛了5次。買電器、樂器、登山用品相關也不手軟,雖然沒有存下多少錢,但這段時間確實是非常愉快,錢沒有消失,只是變成了喜歡的樣子😆 即使讓我重新再來一次,我可能也只會少買一台筆電,在夏威夷稍微省一點點,以及少吃一點外食罷了。我還是會去旅行,也應該還是會堅持買直飛機票回臺灣投票。

恐龍灣 Hanauma bay, HI

毛納基火山 Mauna Kea, HI

自從徹底總結這30個月以來的收支之後,痛定思痛的我終於比較認真關注個人理財。從二月以來成效很不錯,配上這一波疫情導致我的外食次數大減、旅遊娛樂支出幾近歸零,每個月存款數大增,個人淨值上升了46%。但還是希望疫情趕快消停,否則對心理健康的影響無法估量......

4. 機會成本---跟去台積電的同學相比,少賺了多少錢?

    出國留學會花費人生大量時間與金錢,堪比是一項相當重要的投資。但談投資如果不考慮時間與機會成本,那麼就沒了比較的依據。若僅計入稅前stipend收入,來美國5年,總計$152K,匯率算30的話大約NT$4.56M。若以所得稅15%計算,可支配所得約NT$3.88M。這個數字可以再依據地方物價去做調整,一個經驗數字是除以2或3,即可以換算成在臺灣的生活水平。考慮Champaign這裡算是鄉下,取2。那麼就是5年內總共可支配所得為NT$1.94M,也就是每年約NT$388K,大概是稅後月薪NT$32K,稅前NT$38K的水準。

我的碩班好友在2016年跟我一起從臺大材料所畢業後,他選擇了進入台積電直接做延替。前些日子跟他update人生近況,請益後得到了一個數字供大家參考。從2016年畢業後開始進入護國神山工作5年,正常加班、升遷、考績,領薪水與獎金,預計滿2021年8月滿5年,總共可以領到NT$7.42M。我對臺灣所得稅制不熟,但看起來目前級距分布,所得淨額121萬以下為12%,121-242萬元之間為20%。以某年收入NT$1.5M計算,總稅率為13.5%。我想不必我繼續細算,應該也可以看出這之間的差距了,這也還沒計入5年工作經驗的差距。

即使不是跟臺積電比,如果各位身邊有些已經工作幾年的同學或是學長姊,稍微打聽一下應該也能了解到業界的行情。提供這些數字只是給大家一個參考的依據,博士學位的經歷與訓練當然沒辦法被這些數字量化,之後就業的起薪與加薪幅度也難以一概而論,但是如果在出國前就有經濟壓力,甚至是有必須要借錢去留學唸書的情況,我會建議再好好評估一下。畢竟即使不考慮能否回本,博士學位帶來的的心理壓力也不會在畢業後消失,甚至會在你跨入就業市場後變本加厲。關於該不該唸博士、什麼樣的人適合唸博士、唸博士到底值不值得,這些討論並不在本文範疇內,本文討論的是這些談起來很俗氣的經濟考量與機會成本。

結語

    總結來說,只要能申請到獎學金,在美國讀PhD並不會花你多少錢,你依然可以有不錯的生活品質,在鄉下的話甚至還能存點錢。最棒的部分是你會擁有很多自由時間,可以去仔細研究不同的學問與技術,追求自我成長與突破,也沒有像是產線上的進度壓力。缺點就是你會硬生生少別人至少5年的工作經驗,將來的就業也可能更受限於資方需求而不是你的能力,還有很現實地少了NT$2-3M的存款,也可能硬生生多了很多社會或是自我的期待,反而成為枷鎖也不一定。但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期望不同,體會也會不同。至少我很享受這裡的四季、乾淨的星空、還有閒適的生活環境。

NEOWISE comet, Urbana近郊




15 則留言:

  1. 很少见到这么详细的文章,先赞!
    PhD不像求学,更像职业选择和对自己人生的投资。刚刚看到$2-3M的存款以为很多,然后看了一下汇率,5年才存这么多完全没有吸引力啊。
    只谈来美国留学放弃台积电工作的机会成本,不谈放弃美国留学机会的成本,逻辑上有bias。美国的工资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法比的,5年,NT$7.42M,在美国毕业之后也就是不到2年的工资收入,更不用谈如果在公司做到高层之后relocate back to Taiwan, local expense, global pay. 而且还有政治局势的问题,现在两岸关系紧张,口水战一旦变成热战,在美国至少可以隔岸观火。
    至于纯收入理财的问题,我也有一定研究。个人资产净值的大幅增加一定不是靠工资收入的,没有杠杆和指数收益,就无法享受发展的红利。比如我从大陆来美国上学,机会成本中很大的一部分是我失去了在房价上涨快的地方买房的资格。如果按照30%down payment,18年我在大陆买了一套$1M的房子,就算两年只增值10%(已经很少了),Annual return 也有15%+,easily cover all expense in US. 在美国同理,单一phd stipend只是够简单的生活,如果没有任何out sourcing,毕业之后确实可能会短暂羡慕US$100k net worth. 但是美国如此庞大的市场有很多机会,用业余时间轻松收入超过stipend(毕竟法律上一周只工作20hrs),5年,甚至1-2年拥有NT$3M存款,对于一个phd,有钻研精神,有智力,有知识,有美国的市场,应该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the only way to super rich is business。当然,我也是做到了才能发表这样的观点,最难的就是第一桶金。写blog的计划在我的to-do-list上,然而迟迟没有动笔,学习一个!愚见还望赐教。

    回覆刪除
    回覆
    1. Hi Jinsong, 我不奢望自己能有多精闢的見解,至少詳細是我的最低要求哈。

      1. NT$2-3M的存款雖然不是巨額,但考量台灣的物價,NT$2-3M其實也足夠付買房的頭期款,算得上以新臺幣計的兩三桶金了。(在臺灣NT$1M算一桶金,不知道在中國要多少才算?) 以臺灣目前的薪資結構,要存下這筆錢其實也還真不容易。普遍低薪是我們目前社會的大問題,這也是為何很多工程師會戲稱進臺積電就像是戴上了金手銬,除非你是做IC設計,否則其他地方很難找到更好的pay了。不然就是去當醫師、機師,或是轉碼然後尋找外商。本土企業因為獲利能力,開出來的薪水確實差了一截。
      2. 文章目的畢竟不在比較讀PhD或是直接去工作哪個值得,這本來就很難(如果不是無法)量化。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務實地並列兩個選項的經濟面,不要只是把出國留學當夢想,然後想著不計任何現實代價卻搞得自己粉身碎骨。美國確實工資高,但相對地稅務跟生活花費也比較重,能存多少還是要看location與生活型態。至於relocate的部分就要看公司方有沒有在臺灣設點了,現在外商也都很精明,relocate完後改成給你regional global pay,生活成本變低,薪水自然就沒有在美國本土那麼優渥了。
      3. 單靠工資收入確實不太可能大幅增加淨值,私以為儲蓄、持續投入市場、複利配合時間會是比較適合我的策略。對於有足夠本金的人而言,房地產確實是能夠快速提升淨值的好標的,缺點就是流動性低,而且上漲很快的地方沒有理由賣出套現吧,除非是不斷尋找新地區投資? 不然現在房貸利率低迷的環境其實很適合投資房產,可以藉由一點本金去循環貸款,創造非常高的槓桿。即使只是單純收租也能產生巨大現金流。但是大量收購本該拿來自住的房子來出租,收租順便炒作價格這種行為公不公義,我還要再想想。
      4. 美國確實提供了很不錯的市場,單就是faculty出來創業的例子就遍地皆是。但就讀PhD期間實在是是很難將心思從研究上移開,如果有什麼不至於影響學業又能輕鬆月入$2000的方法還請拜託告訴我! 我很有興趣,如果寫成Blog了我一定收看!

      刪除
    2. NT$3M就可以在台北付down payment吗? 那好像压力确实不太大。工程师还是要去研发企业多的地方,现在大陆的材料研发工程师有些传统流水线可能只有US$1000不到,最高的手机厂应该也比不上台积电,台积电也比不上美国的top。

      美国生活花费我觉得真的还好,对比中国大城市可能还有优势,台北我就不知道了,但是吃饭交通什么的北上广深真的很贵。至于税务,美国是个用庞大的中产同时养富人和穷人的地方。Trump用deduction一年付$750。成立公司有稳定的业务之后,tax deduction&credit应该会有很多办法。 那避税是公义的事情吗?至于留学梦,大陆同学心里有苦说不出,现在都没法来了,很多付得起学费的人出国也是要回家继承家业的。

      赚钱的事情不应该考虑公义与否。一个最理想的情况是所有人的目标都是maximize personal benefit,但是同时也对整个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cos=1。如果存在这样的你认为不公义的赚钱机会你没有做,但是法律并没有禁止,就总有人去做,况且这也是给很多买不起房或者不想买房的人提供住房啊。可以搜BRRRR,美国房产投资的固定套路。

      赚钱无非三种,出卖知识,出卖时间,出卖资源。至于phd能卖哪个,我就点到为止了,论坛博客是好地方。

      我尽快做我的网站和博客,欢迎赐教!

      刪除
    3. 我從PTT studyabroad連到這篇文的,之前也不時會看一畝三分地的討論。謝謝作者和Jinsong的討論,對了解當今不同地方情勢和在各地的人的想法很有幫助!

      刪除
    4. 如果是資工系的話感覺機會成本就差更多。之前看八卦版說版友的朋友台大資工畢業工作五年大約存了 8M NTD。 -- [問卦] 台大資工五年存八百萬算少嗎?

      刪除
    5. @Jinsong 謝謝分享,我有機會來研究,敲碗等你的Blog/Website啦!

      @C5H11OH 希望能帶起大家即時分享的風氣,畢竟很多資料過時了效用就很低

      @匿名 資工很有趣。因為市場很大所以充斥著各路人馬想要跨進去。事實上也有各種難度不等的工作,所以門檻很低,但幾乎看不到天花板。學歷跟訓練可以幫助你突破面試,但其實好的project跟實務經驗更重要,多的是沒有CS Master/PhD的人在業界年薪數百萬NTD。某種程度來說,美國CS Master充斥著非本科系而想要轉入這領域的人,對他們來說只要讀完CS碩就有更多機會留在美國工作,到時候的薪資收入根本飛天。可以看Tech_job的討論,有足夠起始資本跟競爭心的話,來美國的發展還是會好得多。而CS PhD則更多是志在高端研發工作,美國新創/FAANG開的Research Scientist是可能開到一年$300-500K的,幾乎跟Hedge Fund一樣。

      刪除
    6. hi,我也是大陆的。我和你的想法很像,我曾在一亩三分地发了个帖子:https://www.1point3acres.com/bbs/thread-691843-1-1.html,我个人认为国内本科毕业生最好的选择是去美国读PHD,然后进入业界工作。包括买房也是,我今年毕业了之后的感觉却是如此,这是大部分中国人少有的有机会在大资金上取得年化10%收益的投资标的,倘若利用目前的政策在国内买房(二线城市限价房),之后出国读书其实是不错的选择,个人的一点愚见,不知道可否有机会向您请教?本人微信:MTMyMzY1MTg5OTg=

      刪除
  2. 這篇文章寫得十分詳盡,對於想要出國留學者幫助很大!

    回覆刪除
  3. 想聽您分析看看MSE Phd畢業後5年後在美國/台灣工作後與台積同學的薪資差異!
    (當然這時候可能就只能算出估計值,畢竟這時候也許台積同學就升32 33職等,薪水的階級就>>>31職等)

    當然如果您知道台積有沒有在美國收MSE or ChemE博(我明年要去)的情況下,薪水差異跟同學比又是怎樣的情況,也歡迎您分享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完全超過我能力範圍了XDD
      學界可能還有辦法估計,但MSE PhD畢業後的薪水/升遷/加薪幅度根據產業別會差異很大。
      3M、Intel、Corning、Apple或其他FAANG都不一樣,同一間公司不同Position也會有影響。
      最直接的因素應該還是你PhD的研究領域,正好切合的研究題目,跟業界只是需要你的研發能力,開出來的薪水應該會差很多。

      以臺灣臺積電為例,帶PhD進去做研發,起薪可能不會比已有5年經驗的製程工程師高,但是之後的升遷或許會比較順利,不好說。更大程度還是取決於1)你跟到什麼人、2)你願不願意扛責任、擔管理職。但不管選哪個,到時候錢可能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更多的是生活型態、家庭關係、個人職涯目標等等。

      臺積有在招人回臺灣這點是已知的,美國這邊有沒有廠在招人可能要看看Tech_job版有沒有人放消息XD

      刪除
  4. 非常感謝Chia-Hao的分享,詳細、清楚、實用!

    回覆刪除
  5. 推一個碩班隔壁實驗室好戰友,話說GG那段太精準了!

    回覆刪除
  6. ....我才想說這經歷好熟悉 原來是Harrey XDD
    疫情期間就不要省錢了 開心重要

    回覆刪除